如果不懂甲方或者乙方在專案中的意思,我猜你大概一開始就是待在做自己產品的公司吧。不過就算都是在做產品的公司,還是可以從專案的狀況來區別,什麼時候是甲方專案,什麼時候是乙方專案。
甲方,簡單說就是出資方,甲方有需求或者有想法,但是沒有資源,因此尋找擁有資源的乙方,一起完成專案。這邊暫且不談商業上可能複雜的合約關係,我今天只想談專案管理者與工程師怎麼面對甲方專案與乙方專案。
照上面(不成熟)的定義,乙方是有資源的單位,簡單的說,想像乙方就是接案公司/團隊。如果是專接各種委託方(甲方)專案的工作型態,可以想像專案人員就要不斷跟甲方糾纏,應付甲方各樣的規格與需求,甚至如果碰到公部門,還要面對公家單位的核銷條件。擔任這類工作的乙方工程師,基本上就是被要求按圖索驥,依照規格書上的內容開發出對應的功能與流程。而在規格書上沒有的東西,大多數的專案人員與資深工程師,大概都會告訴你別想太多,如果甲方後來才發現,就可以變成乙方抬價或者延長時程的籌碼。
然而,什麼是甲方專案? 等等,照上面的定義,自己既是甲方,同時又是乙方? 這什麼鬼?發揮一點想像力好嗎? 這世道已經很亂了,同樣身兼甲方與乙方,會讓你的世界崩潰嗎?
即便你身在接案公司,我想如果專業一點的,應該也還是有一些共用模組的東西,這就是你們少數僅有的自己的產品,如果要維護或者升級這些共用模組,這樣不就既是甲方又是乙方了嗎?
更進一步講,就算你從以前就是待在自己的產品單位,你大部分的專案很有可能既是甲方又是乙方了。
這樣,甲方與乙方,究竟差在哪裡? 動機與心態。
純乙方當久了,工作的心態上就是你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,你沒有說我就不做;你叫我趕工我就跟你砍規格,你給我夠多的時間,即便先完成了我仍最後一刻拿出來交作業;眾多專案中我就挑簡單做,困難瑣碎的就留給小菜菜。
但如果是甲方心態,會覺得產品是自己的心血,嘔心瀝血去思考這邊要加點什麼會不會更好,那邊少掉什麼回不會不足,如果是還在長大的產品,會妥善安排自己的時間把重要的功能依序加上去。
但如果你覺得自己當甲方是花錢的單位,反正想做什麼就找個乙方來做就好,那抱歉了,這是乙方思維。
無論是否是這個產品的擁有者,只要對產品沒有愛,很容易就變成了乙方思維。在今天的分享中,並不是要大家互相指著鼻子罵說:你這個乙方! 而是希望藉由剖析乙方思維的產生與甲乙雙方的差距認識,請大家時時記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,不要變成如此負向的乙方。
PS. 很怕這篇變成引戰文。也不是所有的接案公司的乙方都很糟糕啦,認真講台灣護國神山某層面來講也是乙方,但是這個乙方專業到不行,還可以主動解決某些甲方的難題而取得優勢,這已經是服務業了!